實時匯率 存取資金 開設帳戶 模擬交易 聯絡我們

甚麼是PMI(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採購經理人指數)是一種反映整體經濟活動趨勢的領先指標,由各地區針對企業的採購經理人進行問卷調查後編製而成。該指數通過評估如新訂單、生產、就業、庫存和供應商交貨時間等項目,來判斷企業經營活動是否擴張或收縮。

PMI 採用「擴散指數」的方式呈現,範圍由 0 至 100:
  • 50 為榮枯分界線:高於 50 表示該產業整體處於擴張狀態,低於 50 則代表收縮。
  • 數值越高,代表企業活動越活躍,市場需求越強;數值越低,則顯示市場情緒偏向悲觀、活動減弱。
PMI榮枯分界線示意圖

圖:50 為榮枯分界線

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根據產業劃分種類?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依照產業類別,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製造業 PMI

聚焦於工廠、製造業公司,包括新訂單、生產量、庫存、就業與供應商交貨情況。

服務業 PMI

又稱為非製造業PMI,調查範圍為零售、金融、科技、醫療、教育等行業,反映服務業整體的經濟活力。

綜合 PMI

結合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結果,以更全面反映一個經濟體的總體景氣狀況。

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的調查方法與統計邏輯

PMI 是根據一系列問卷調查所得,問題設計簡單、標準化,問企業是否「比上月改善、持平還是惡化」,再將這些回答以擴散指數(Diffusion Index)方式量化。舉例來說:

正面情況

若 60% 回答「改善」、30% 回答「持平」、10% 認為「惡化」:

PMI = 60 + (0.5 × 30) = 75

負面情況

若結果為 40% 惡化、40% 持平、20% 改善:

PMI = 20 + (0.5 × 40) = 40

這種簡明的方式令 PMI 成為最早公布、且市場反應最迅速的領先經濟指標(leading indicator)之一

PMI 為何重要?

領先性強

PMI 是每月初公佈、反映企業當下狀況的指標,能領先 GDP、工業產出、通脹等數據提前釋放警訊。

市場高度關注

PMI 可直接影響股票、債券、外匯與商品市場的走勢。

預測央行政策

PMI 的強弱與經濟增長、通脹壓力密切相關,是央行制訂利率政策的重要參考。

全球一致性高

不論是美國、歐洲還是中國,PMI 編製方式大致相同,便於跨國比較與資金配置。

ISM PMI(採購經理人指數)與S&P Global(Markit)PMI有何不同?

ISM PMI
  • 反映美國經濟表現: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其經濟表現對全球市場的影響舉足輕重。ISM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對經濟周期的變化高度敏感。
  • 美聯儲(Fed)高度關注:由於ISM PMI可以很好地快速用來衡量經濟狀況,因此該數據對貨幣政策預期和利率市場的影響非常顯著。
  • 直接影響美國市場:ISM PMI公佈後,通常會影響美元走勢、美股以及美國國債收益率。
S&P Global(Markit)PMI
  • 反映環球經濟表現:S&P Global(Markit)公佈的PMI涵蓋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歐元區、中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影響各國央行的政策預期。
  • 用作跨國比較:由於編製方式大致相同,S&P Global(Markit)公佈的PMI有利於用作跨國比較及分析全球經濟周期。

匯市如何對 PMI 數據作出反應?

外匯市場(Forex)對 PMI 數據非常敏感,因為 PMI 是反映經濟健康狀況的領先指標,直接影響投資者對貨幣的信心與央行政策預期。

當 PMI 數據公布時,市場會立即將數據與預期值作比較,而「高於預期」或「低於預期」的結果,會導致貨幣對出現快速波動。

PMI 高於預期,通常利好本國貨幣:
  • 顯示經濟活動強勁、企業信心上升
  • 投資者預期央行可能升息(或維持緊縮政策)
  • 增加對該國貨幣資產的需求,匯率上升

例如:
美國ISM製造業PMI大幅高於預期 → 市場預期聯準會更可能升息 → 美元升值

PMI 低於預期,通常利空本國貨幣:
  • 顯示經濟活動減弱、企業信心下降
  • 投資者預期央行可能降息(或維持寬鬆政策)
  • 減少對該國貨幣資產的需求,匯率下跌

PMI(採購經理人指數)公佈機構及公佈時間

國家 PMI類型 初值公佈時間 終值公佈時間 香港時間
美國 ISM製造業 PMI 每月月初第一個工作日 晚上10時(夏令時間)或晚上11時(冬令時間)
ISM非製造業PMI 每月月初第三個工作日
S&P Global製造業PMI 每月23至25日左右 每月月初第一個工作日 晚上9時45分(夏令時間)或晚上10時45分(冬令時間)
S&P Global服務業PMI 每月23至25日左右 每月月初第三個工作日
歐元區 S&P Global製造業PMI 每月23至25日左右 每月月初第一個工作日 下午4時(夏令時間)或下午5時(冬令時間)
S&P Global服務業PMI 每月23至25日左右 每月月初第三個工作日
英國 S&P Global製造業PMI 每月23至25日左右 每月月初第一個工作日 下午4時30分(夏令時間)或下午5時30分(冬令時間)
S&P Global服務業PMI 每月23至25日左右 每月月初第三個工作日
日本 S&P Global製造業PMI 每月23至25日左右 每月月初第一個工作日 上午8時30分
S&P Global服務業PMI 每月23至25日左右 每月月初第三個工作日
中國 官方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 每月月末最後一天 上午9時30分
財新製造業及服務業PMI 通常為每月第一或第二個工作日 上午9時45分

PMI 數據如何觸發市場反應 -- 2025年3月24日 USD/JPY 實例

在 2025 年 3 月 24 日(香港時間 21:45),美國公佈由 S&P Global 編製的 3 月份初值 PMI 數據。以下為當日數據摘要:

指標 前值 預期 實際
製造業 PMI 52.7 51.7 49.8 (跌破榮枯線)
服務業 PMI 51.0 51.0 54.3 (遠超預期)
綜合 PMI 51.6 50.9 53.5 (明顯反彈)

整體來看,儘管製造業 PMI 意外跌破 50,但服務業與綜合 PMI 均大幅優於市場預期,反映美國經濟活動擴張動能仍在,尤其服務業表現強勁,增強了市場對美國經濟韌性的信心。美國以服務業為主,服務業指數對綜合指數影響較大。

USD/JPY 15分鐘圖

匯市反應:USD/JPY 15 分鐘內飆升近 50 點子

從當日的 USD/JPY 15 分鐘圖可見,數據公佈後的第一支陰陽燭(21:45 至 22:00)出現明顯上升,從約 149.78 附近迅速拉升至接近 150.25,錄得約 47 點子升幅。隨後的兩小時內,美元兌日圓繼續緩步上升,至接近 151 水平。

這波升勢顯示市場普遍認為該份 PMI 報告,即使製造業疲弱,但服務業與總體經濟活力仍強,對美元形成支撐,令 USD/JPY 買盤持續湧現。

專家級 PMI 解讀技巧

1)關注「前後變化趨勢」勝過單一月數據

很多人被單一 PMI 數值誤導,但高手更關心:是否連續3個月上升或下降,是否開始脫離榮枯線(50)與過去3年平均相比,是否偏高/偏低?

趨勢才是央行與長線資金的關注重點

例如,ISM 製造業 PMI 若從 45→47→49 連升三個月,哪怕仍在收縮區,都會被視為復甦訊號 → 美元可能提前受惠。但亦不能忽略長線高低位置,例如升至高位,亦可能出現逆轉。

2) 市場預期才是關鍵:別被「好數據」騙了

數據比預期『更好』才有利好效應。如果市場預期很高(例如預期美國 PMI 會飆破 55),但最終數據只是 53,就算技術上是擴張,也可能引發獲利回吐。

要關注「預測值(consensus/forecast)」,先在金融日曆查清楚市場普遍預期,然後才做出反應。然而,即使數據好於預測值,貨幣走強也不是必然,市場亦可(sell the news),消息出來時就獲利賣出。

3) Flash PMI 比 Final PMI 更快,但 ISM 更具權威

S&P Global(原 Markit)每月會先發佈「初值 Flash PMI」,再過幾日才有 Final PMI。雖然 Final 更完整,但市場通常對 Flash 反應更大,因為數據夠早、搶先一步。

不過,若以市場權威性來講,ISM PMI 一直被視為美國經濟最官方的指標之一,歷史更長、聯儲局同主流交易員更關注。

所以職業交易者會先睇 Flash PMI 搶先調整倉位,再等 ISM 出現確認信號,加倉或減倉。例如S&P Global 製造業 PMI Flash 初值爆升至 54.8 → 美元先漲, 幾日後 ISM PMI 亦強 → 市場或出現第二波升勢。

4)不要只看數字,要看「分項結構」

大部分人只看 headline PMI(總指數),但專業交易者會進一步拆解:

  • 新訂單(New Orders):最領先的分項,會率先反映需求變化,是觀察未來幾個月景氣與通脹的關鍵。
  • 價格指數(Output Prices):反映通脹壓力,市場會根據這一項預測央行加息步伐。
  • 就業(Employment):若訂單好但就業沒動,可能企業信心不足、景氣復甦不穩。

例如: 若整體 PMI 高於 50,但「新訂單」和「價格指數」都走低,那就是內部結構轉弱的警訊,市場可能解讀為短暫反彈、非持續性復甦 → 貨幣反而偏弱。

想掌握外匯交易訣竅?

Z.com Forex提供一對一外匯工作坊,等您可以向外匯專家更專注﹑有效率地學習,掌握外匯交易技巧。

此網頁內載有及/或提供之資料為有關講者的意見,僅供一般資料及參考之用,並不代表Z.com Forex觀點。內容亦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要約、招攬或投資建議。所呈列的過往表現資料並不表示將來亦會有類似的表現。投資者須基於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經驗、投資目標及特定需要而作出投資決定;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應於作出任何投資前諮詢獨立專業顧問。
Z.com Forex並未就此網頁所載任何資料、預測及/或意見的公平性、準確性、時限性、完整性或正確性,以及任何該等講者預測及/或意見所依據的基準作出任何明文或暗示的保證、陳述、擔保或承諾,亦不會就使用及/或依賴此網頁內之資料而負責或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