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匯率 存取資金 開設帳戶 模擬交易 聯絡我們

美元末日將至?背後真相逐一拆解 | 羅家聰

講者嘉賓: 羅家聰 (香港經濟學家、著名財經專欄作家)

國際貿易以本幣結算日趨普遍,去美元化再次成為全球熱門話題,美元的霸主地位會否受到威脅?最終又會否有其他貨幣取代美元?美元外匯儲備份額由70年代的85%跌至現時不足60%是否已暗示美元己經受到影響?


影片內容:
◆甚麼是儲備貨幣?
◇美元在國際貿易中擔當的角色 05:19
◆美元外匯儲備由70年代起下跌,意味著美元失勢? 11:01
◇美元短期內不會有動搖?15:19
◆有何因素能動搖美元地位? 16:41
◇對持有大量美元美債國家的影響20:34


虛擬資金,實況匯率,完全免費。 只需1分鐘就可完成登記。

影片內容:

甚麼是儲備貨幣?

儲備貨幣一般來說是官方層面的儲備。應該是由財政部持有,理論上是這樣的。但實際操作是放在央行,由央行負責操作,所以很多時你會看到儲備是放在央行。但央行理論上是一個操作的中介,並不是國家的會計部,因為國家的會計部應該是屬於財政部。等於美國聯儲局都只是一間註冊公司,沒理由將全個美國的資產都放在一間公司裏,理應資產是屬於財政部。但實際上的操作就屬於聯儲局。那些資產是從何而來呢?。是一個國家與另一個國家不斷有著不平衡的貿易累積而來的。如果一直對外的出口比進口多,便會賺多了外面的貨幣。另一個可能是國家非常吸引外來投資,很多人想來投資,有FDI (外商直接投資)進入國家。第三個可能是因為原先便有很好的金融市場,有很多吸引人的金融產品,很多現錢會流入。其實主要是三條路,一條路是出口,賣貨品便賺錢。第二就是有生意機會﹑商機處處,吸引長期的資金投資,如果是短期的便是股市﹑債市那些金融市場的資金。主要是這三個類別,如果這三個類別只要是外面進來的錢,當然要是大家承認的貨幣,如果是不知名的貨幣當然你也不會要,你都不知道是甚麼。當進來的是大家承認的貨幣,如果你是出口商,你賺了外幣如美元。或者你是FDI的企業,你收了那些錢。當你的錢進入了國家﹑在本土國家運作的時候,你不是用別人的貨幣,你是用自己的貨幣。很多國家﹑地方都有制訂制度或法律,即是legal tender (法定貨幣),例如你在這國家便要用這裏的貨幣,不能使用其他的貨幣。除非是自己國家的貨幣不穩定,那便無話可說,那些便默許容許你用別的貨幣,或者在黑市都會呈現這個現象。但如果在一個正常地方﹑有法定貨幣﹑法例要求交收用自己國家的貨幣,但事實上亦是,你在管轄範圍內用別人的貨幣。例如你隨便在街上用美元買東西,沒有說不行,但別人不知應該如何找續才好,會有技術困難。即使是大額來說,例如你跟別人簽約,你說要以美元作結,當別人也有美元戶口,匯兌也可能會有變動,中間的過程有些成本會令你更麻煩,便會使用自己國家的貨幣。但當你是一個企業,收到外幣的時候,你想用回自己國家的貨幣,便會將外幣與央行兌換。當你與央行進行兌換的時候,你便將外幣給予央行,央行便印自己國家的鈔票給你。央行是無中生有的印鈔給你,然後拿了你的外幣。所以央行的資產表面上你可以說,你作為一個出口商或FDI企業收到外面的錢給予央行,但實際上它也拿了東西來跟你換。它拿了本幣來跟你換你的外幣,所以其實那些錢理論上也是屬於它的。在概念上,它無中生有製造了些屬於它的貨幣,它用自己的貨幣來跟你兌換你的美元。所以它所擁有的美元理論上也是屬於它的,因為它無中生有地印了些貨幣。但一個央行無中生有地印了些貨幣,那麼這些錢是不是屬於央行的呢?。就像我剛才所說的,這些錢理論上是屬於政府的。如果是屬於政府的話,應該就歸財政部,這就是國家儲備的概念。

美元在國際貿易中擔當的角色

你如果在還款的層面來說,例如中國有很多出口商出口以美元結帳,交收方式便是當你出口時把貨物寄給對方。但對方是不是就把一船船的Greenback (美元) 運給你呢?不是的。在計價層面,例如有些跨國銀行專門做出口商的生意,買方有個會計的帳戶在這些銀行,它在會計的帳戶內Credit這筆款項給你。那你便多了一筆美元款項,但這筆多了的款項,不等於對方真的把一船實質的美元給你,那筆數只代表你持有美元,而你持有美元的意義是。當然你可以笨到持有實質的Greenback(美元),那樣便是零息的情況。美元有很長時間都是零息或者低息。正常來說,都會持有稍為長期點的資產,那些便是美債了。債跟Greenback(美元)的概念是一樣的,都是I owe you (我欠你)。你持有政府的錢跟持有政府的債原則上是一樣,都是政府欠你的錢。因為你拿著的東西可以買回等值的東西,那張紙幣原先就是一張紙,發出的債券也是一張紙,紙本質就是一張紙,就是紙的價值。但這張紙的意義便是政府欠了你,例如寫著一百元便是一百元,寫著一百萬元便是一百萬元。你拿去買東西便是買等值的物品,那是政府欠你的,到你買東西的時候就是政府Pay你的 (替你支付)。你拿著的紙幣是政府幫你Pay(支付),當你再去買東西的時候。例如A是要收你錢的,政府便幫你支付A要收的錢,無論金額是多少,這個過程是政府欠你的,所以你持有現金或債券的意義是一樣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息口,所以如果你一直維持正出口,一直維持有外資的流入,那你一定是收這些東西。重點是不是收取美元,如果你不收美元,便收其他貨幣,沒所謂的。但是不是每種貨幣都會收?要仔細思考過。

美元外匯儲備由70年代起下跌,意味著美元失勢?

可以這樣說,當你拿較為次要的貨幣例如澳﹑紐﹑加和日元到處購物,其他人也不一定會要的。如果你突然去銀行兌換澳元﹑日圓,沒有的﹑不一定有的,找換店便可能容易點。所以我想,全世界共通可交收的貨幣種類其實是少的,這其實跟貨幣的發明有點關係。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需求雙重巧合),我想要的東西你沒有,你想要的東西我沒有,所以才有貨幣讓大家作為中介先拿著。我不想收你的東西,先收著貨幣,你有貨幣的時候你可以買想買的東西。我想這種中介角色在跨國層面,你當很多貨幣就是這種貨物,在很多貨幣的層面,美元就是貨幣中的貨幣。是一個解決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需求雙重巧合)的媒介。但比如說在實物交易變成有貨幣出現的過程當中,你亦會發現不會呈現很多貨幣。貨幣在最初形成時的狀態可能會比較混亂,大家拿著貝殼也說是貨幣。拿著銅錢在中間打個洞也說是貨幣,手寫一張紙銀票也說是貨幣,有很多稀奇古怪的貨幣,但慢慢地會被淘汰。大家會streamline(簡化)﹑會揀選,哪些貨幣真的能用作貨幣的,哪些不方便攜帶或幣值不穩定﹑有很多原因。最終大家認受的結果,剩下來的貨幣只有兩﹑三款,不會太多,可能就只有金銀銅。

美元短期內不會有動搖?

所剩下的貨幣就是這麼少了,如果你放在國際層面來看也是一樣,貨幣之中的貨幣,全球就只剩下美元﹑歐元,頂多就再只有一至兩款貨幣。某程度上的現象就是這樣慢慢淘汰至只有兩﹑三款貨幣。其實不要跟70年代的時候比較,因為70年代的時候還在採用金本位制度。雖然70年代初便終結了金本位制度,但整個70年代﹑甚至部分80年代初還有很多國家尚未與美元脫鈎﹑還在與美元掛鈎。所以那個年代的美元儲備比例是不能作準的,因為那是上一代的制度。這一代的制度不是與美元掛鈎﹑是浮動的年代。其實浮動年代而來的美元儲備比例變動不是很大,一直都是徘徊在六成,有時五成多﹑有時六成多,都是差不多。當然我記得某些年份的變化是比較大的,但長年來說都是差不多﹑變動不是很大,大約佔三分之二。即使歐元的出現,歐元是最能威脅美元,但歐元的出現其實也沒有改變這個生態。除非你說央行的儲蓄繼續下跌,六成變為五成﹑四成﹑三成﹑兩成,一直跌下去,但現在也不是這種現象。另一樣便是交易的應用,例如說銀行貸款的比例,在每三年銀行所做的調查,即是國際結算銀行也有做的。或者你可以從SWIFT那個支付交易看到。美元其實一直的運用也是四成多左右。四成左右,和歐元差不多。歐元就大概三、四成,大家就平分天下。一直以來都在這個水平上下。也就是說,以儲備來說美元是高一點的。如果你不是以央行儲備來看,而是以金融市場用美元計價的交易比例來看就更高。有八到九成。即是,那部分純粹剩下來的錢,多餘的錢。大部分都是以美元計價的。如果不是看私人市場的,而是看官方市場持有那部分,比例會低一點。就大概是六成,國基會Cofer(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的比例。去到交易層面的話呢,就再低一點。美元一向都在四成左右,真的在使用的美元,比例就相對再少一點。可以這樣說,真的在使用的美元,比例不會太高。因為當你離開美國太遠,未必需要用美元來交易。像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確不用通過美元來交易的。或者說,亞洲某些國家和另一些國家交易,可以不通過美元的,沒問題的。我猜美國也不在意去搶這些交易。因為現在美元的全球地位,不在於實物交易。實物交易所涉及的錢,其實不是十分大。全球貿易在金融海嘯之後的比例,也停滯在一個無增長的狀態。即所謂反全球一體化,生產回流等因素。導致全球貿易數字都減少了。所以其實…首先貿易前景的數字並不是保持向上的。在零八年以後已經掉頭往下。第二,美國其實並不在意。像那些太遠的地方,沒理由在火星交易也要用美元交易吧?。美國不在意跟你搶這些。反而剩下來的錢,央行的儲備,或者是在私人金融市場層面的。那數量才是大,那部分還是美國說了算。所以,看你用什麼角度來看去美元化。如果你說是金融市場上剩下來的閒置資金。其實大家一直在討論的所謂的錢,包括你現在正在錄影的主題。都是那些剩下的閒置資金,不是指實物交易。都是在說那些剩下來的錢的用途。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元還是佔至少八、九成的比例,最少。這如何威脅美元的地位呢?。重點是,有些數字讓你看到相對比例低。但是,就算美元的比例低。美元用在swift交易的數字也好,四成左右。其實一直都在這水平上下。這個數字是十幾年前開始就見了的最高紀錄。十幾年來都差不多,沒有好大變化。Currency Invoicing(計價貨幣)在學術上都是一個大題目來的。Currency Invoicing其實有因素主宰在背後。不是你說去美元化就能去美元化的。有一種商業的慣性。例如好多製造業的因素等等。我想其實是很複雜的。簡單做分析是不太容易分析出有何因素可以做到去美元化。所以儘管有好多人都好想去美元化。甚至有好大、有名的國際貨幣專家整天都覺得會去美元化。但是講了很久都是做不到去美元化。美元還是有這樣一個地位在。美元也不需要在意去美元化,只要能保持最大份額的地位就夠了,對吧?。你說美元佔比跌了,只佔四成多,即使再跌一些也好,多分天下美元還是最大的。其實還是美元說了算。

有何因素能動搖美元地位?

這樣的問題,就等如說你問金銀銅鐵錫。你問石頭怎樣去挑戰黃金地位,其實我也好難回答。黃金就是黃金。大家覺得石頭不值錢就是不值錢。你憑甚麼把石頭點石成金呢。點石都是不會成金的,很難對吧。有些人也提出過某些其他因素的。譬如說,國際上實質的領導地位。或者權力的Power(強權)。有沒有軍權、強權。但其實強權這個格局,從很久以前都在慢慢變化了。即使在慢慢變化,似乎目前美國在格局上還是說了算。當然有很多國家都手持能互相毀滅的東西。那又如何呢。美國在格局上都是玩贏的。我想有一些權力以外的因素。有些講法就是說權利控制一切。但用不用某個貨幣,看來不只是看權力層面那麼簡單。擁有核武的國家也很多,對不對。那擁有核武是否等於擁有很強的貨幣呢?好明顯不是這樣。有沒有制度是很重要的,有沒有商業也是很重要的。我想,有沒有一個買方的商業活動是很重要的。所謂買方的商業活動就是說。像歐美那樣,他們有錢,就有條件去購買。有條件購買,就有條件去決定用自己的貨幣去購買。這樣就有條件去做這個事情。買方人數多的時候,在民主遊戲他就說了算。就可以有資格說用美元去交易。你可以不參與的,不參與就不要賣。你不賣,只要有人肯收它的美元,就沒問題。所以一個強大的買方市場,一個有錢的市場就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除了剛剛說的軍事和制度以外。你又會問,為什麼美國那麼有錢?因為美國的錢是印出來的。那為什麼美國能不停印錢呢。因為美元是儲備貨幣,這是雞和蛋的問題。美國有儲備貨幣的地位就可以印錢。印錢越多,就會變得更有錢。有錢就可以買更多的東西。首先從第一天開始,為什麼可以有儲備貨幣這個地位呢。因為大家都掛鉤美元。為什麼最初開始會掛鉤美元呢?。因為二戰時美國丟了顆原子彈給日本。美國擺平了二戰。美國藉此告訴全世界,二戰不是邱吉爾擺平的。是美國擺平的,是美國結束二戰的。那當年的領導地位,就由成立United Nations開始,即今日的聯合國。好多國際組織就由當年開始定下了格局。除非你現在再打一場這樣的戰爭。然後再由其他人去定一個新的格局。但現在看來,發生戰爭的話,大家都會完蛋了,對吧。

對持有大量美元美債國家的影響

那其實也都是週期現象而已。利率的升跌。通脹的升跌。導致債息的升跌,然後是債價的升跌。這是一個週期現象。長期來講,債息從80年代開始到現在都是趨跌的。即長期來講,現在的債價是相對升了,不是跌了。這是第一。第二,你反駁說這是利率大週期。跌了幾十年了,應該要反轉升幾十年了吧。問題是未來幾十年利率能升多高呢。會不會升到80年代那樣高呢?未必。現在通脹預期有否失控呢?好像也沒有很明顯。有失控跡象但又沒到那個嚴重地步。這輪通脹飆高,其實也不算很高的。9%左右已經見頂回調。核心數字也只是6%左右。並沒有到70年代那個瘋狂地步。即使上升,也到不了那個年代的數字。趨升是會的,大週期跌幾十年然後升幾十年這個是會的。接下來這幾十年可能會難捱一些,就是這樣。但不至於去到很嚴重的地步。還有就是,不是只有美元是這樣。其他貨幣都一樣。你說你不持有美元,那你選擇持有甚麼呢。你選擇歐洲嗎?歐洲情況也都這樣。日本也一樣,到處都一樣。到處都一樣的話,其實是沒有太多選擇的。但你不回蘇聯,就不能持有。另外有些憧憬是Crypto(加密貨幣)。Crypto的價格一下子就打殘了,現在大家都知道它是個甚麼玩意了。Crypto、NFT乃至Metaverse,暫時來看都是概念多於實質。不敢說它未來能否實現甚麼,有些事情由它來帶起也不一定。起碼這些東西目前還不是時候。黃金那些,也是一時之間的話題罷了。黃金即使升上去也只是大概那種程度而已。始終大家今時今日不會拿著實物黃金去買東西。沒甚麼選擇。

此網頁內載有及/或提供之資料為有關講者的意見,僅供一般資料及參考之用,並不代表Z.com Forex觀點。內容亦無意作為,也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要約、招攬或投資建議。所呈列的過往表現資料並不表示將來亦會有類似的表現。投資者須基於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經驗、投資目標及特定需要而作出投資決定;在有需要的情況下,應於作出任何投資前諮詢獨立專業顧問。
Z.com Forex並未就此網頁所載任何資料、預測及/或意見的公平性、準確性、時限性、完整性或正確性,以及任何該等講者預測及/或意見所依據的基準作出任何明文或暗示的保證、陳述、擔保或承諾,亦不會就使用及/或依賴此網頁內之資料而負責或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