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非農數據為何受外匯市場關注?
甚麼是美國非農就業數據?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Non-Farm Payrolls,NFP)簡稱非農數據是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BLS)每月公佈的一項重要經濟指標,而非農就業數據會與失業率同時於同一份就業報告中發佈,作為勞動力市場狀況報告的一部份。
非農就業數據代表非農就業人口的變化,通常包括工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等領域的就業情況,但不包括農業、政府、非營利組織和家庭僱傭。美國大約有80%的勞動力屬於非農就業人口,因此是一個反映美國經濟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
非農就業數據是月度數據,通常涵蓋上個月的就業市場表現。例如,2月份公佈的數據是關於同年1月的就業情況。
查看財經日曆,了解經濟數據公佈時間及數值:
https://forex.z.com/hk/tc/forex_trading/economic_calendar.html
非農就業數據何時公佈?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通常由美國勞工統計局在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五公佈,公佈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ET)上午8:30,換算成香港時間(GMT+8)為晚上8:30(夏令時間)或晚上9:30(冬令時間)。
要注意的是,如果遇到美國的重大假期(例如感恩節或新年),公佈日期可能會順延至第二個星期五,每月的確切公佈日期由美國勞工統計局提前公告。
數據月份 | 12月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
日期 | 1月10日 | 2月7日 | 3月7日 | 4月4日 | 5月2日 | 6月6日 | 7月3日 | 8月1日 | 9月5日 | 10月3日 | 11月7日 | 12月5日 |
香港時間 | 21:30 | 21:30 | 21:30 | 20:30 | 20:30 | 20:30 | 20:30 | 20:30 | 20:30 | 20:30 | 21:30 | 21:30 |
非農就業數據如何統計?
非農就業數據是基於兩項大規模調查得出的結果:企業調查(Establishment Survey)和家庭調查(Household Survey)。
企業調查(Establishment Survey):針對美國超過 12.2萬家非農業企業進行調查,涵蓋約 69萬個機構。勞工統計局會於每月向選定的企業發送調查問卷,收集企業的僱員人數﹑工資數據(如平均時薪)及工作時間(如工時)等資料,推算出全美的就業數據。
家庭調查(Household Survey):針對全美約 6萬個家庭進行抽樣調查,通過電話或面談詢問每個家庭成員的工作情況。了解受訪者的性別﹑種族﹑教育程度、年齡﹑就業狀況或失業原因等資料,以計算出失業率及勞動力參與率等數據。
由於農業就業具有高度季節性,且受氣候影響較大,因此被排除在統計外。除此之外,就業市場亦會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如假期或臨時工作增加), 勞工統計局會對數據進行季節性調整,以反映真實的經濟趨勢。非農就業數據初次公佈後,勞工統計局通常會根據稍後的數據或報告錯誤進行修正(通常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做出調整),因此數據亦會分為前值及修正後前值。
大非農與小非農差別
市場上通常會將由美國勞工統計局所公佈的非農就業數據稱為「大非農」,而由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公司(ADP)所發佈的就業報告(ADP National Employment Report)則被稱之為「小非農」。「小非農」的就業報告會早於「大非農」2天發佈,可以作為提前觀察就業情況與預測的參考,但「小非農」對市場的影響較小,亦較少受關注。
非農就業數據對經濟有重要參考價值
就業市場是經濟活動重要的根基,非農就業數據可以直接反映美國經濟的健康狀況和勞動市場表現,是判斷經濟增長、通脹和貨幣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據。如果非農就業增長強勁,消費者收入及信心通常會提高,帶動消費及經濟增長;相反,疲弱的非農數據可能預示經濟放緩甚至衰退,而消費者信心亦會下降,影響經濟表現。
另一方面,非農就業數據利好亦會令通脹壓力提高。就業市場需求增加會令勞動市場供應緊張,企業自然較願意將工資提高以聘請更多僱員,整體就業市場的工資上漲會造成經濟通脹壓力。相反,非農就業數據造差會導致工資增長放緩,從而抑制通脹。
非農就業數據影響投資市場?
非農數據通常與市場預期進行比較,實際數據與預期的差異會引發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例如,超預期的非農數據可能推動美元和美股上漲,而黃金等避險資產下跌。
非農數據如何影響外匯市場?
1. 對美元匯率的直接影響
- 數據強勁:非農就業人數高於預期,顯示美國經濟強勁,市場可能預期美國聯儲局(Fed)加息,投資者可能對美元資產需求提高,令美元需求增加,美元匯率走強。
- 數據疲弱:非農數據不及預期,顯示經濟放緩,市場可能預期美國聯儲局(Fed)降息或維持寬鬆政策,投資者可能將資金或資產轉移到其他國家貨幣尋求更好的回報,令美元需求減少,導致美元走弱。
2. 對其他非美貨幣的相對影響
3. 非農數據公佈時令匯市短暫波動
延伸閱讀:
非農數據如何影響美國聯儲局(Fed)貨幣政策?
維持經濟增長及通脹物價水平的平衡是美國聯儲局的主要職責,非農就業數據直接反映就業市場的健康狀況,因此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決策有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工資增長是導致通脹的其中一項主要推動因素,如果非農數據持續強勁,意味著工資亦會持續快速增長,美聯儲可能會認為經濟過熱,有必要加息以抑制通脹。相反,如果非農數據疲弱,美聯儲為避免經濟衰退,則可能會採取減少加息的次數﹑減息或量化寬鬆等刺激經濟的政策。
非農數據令匯市波動歷史事件
1. 2016年6月 - 非農數據遠低於預期,美元急跌
在2016年6月3日公佈的非農數據顯示,美國5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僅為3.8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6萬人,創下2010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非農數據的疲弱顯示當時美國經濟增速放緩,令市場對美聯儲加息步伐的信心大幅削弱。交易者迅速拋售美元,轉向其他資產。
- 美元先漲後跌:數據公佈後,美元指數(DXY)快速下挫,從數據前的95.5迅速跌至94.0附近。
- 歐元/美元(EUR/USD):歐元對美元大幅上漲,五分鐘內從1.1150飆升至1.1250以上,波幅超過100點。
- 美股劇烈下跌:美元走弱推動避險資產黃金上漲,當日金價漲幅超過2%。
2. 2020年4月 - 非農數據暴跌,疫情期間美元波動加劇
2020年4月,美國勞工部公佈,由於新冠疫情導致經濟活動停滯,3月非農就業人數減少70.1萬人,為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下降,且失業率飆升至4.4%。疫情期間的非農數據凸顯了經濟的嚴重衰退,美元的避險屬性使其在市場恐慌中短暫走強,但波動依然劇烈。
- 美元短暫上漲: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美元在數據公佈後因避險需求短暫走強,美元指數盤中升至100以上。
主要貨幣對波動劇烈:
- 歐元/美元(EUR/USD):匯率一分鐘內從1.0800快速跌至1.0780。
- 英鎊/美元(GBP/USD):從1.2290附近下跌至1.2250,公佈數據的一分鐘內波幅達40點。
- 黃金價格反應溫和:避險需求支撐金價,但市場主要聚焦於美元流動性。
3. 2022年8月 - 非農數據強勁,美元飆升
2022年8月5日,美國7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達到52.8萬人,遠高於預期的25萬人,失業率降至3.5%,回到了疫情前的歷史低位。此外,平均時薪同比增長5.2%,顯示勞動市場依然強勁,市場擔心美聯儲可能繼續激進加息。
- 美元全線上漲:美元指數從105.8迅速攀升至106.8,當日漲幅超過1%。
- 歐元/美元(EUR/USD):數據公佈一刻,匯率從1.0230下跌至1.0170,波幅接近60點。
- 美元/日元(USD/JPY):美元兌日元匯價從133.00附近水平飆升至134.50以上,半小時內波幅超過150點。
- 美股下跌:強勁的數據令市場擔心美聯儲將進一步加快加息步伐,股市承壓。
非農就業數據對美國經濟狀況甚具參考性,不但影響整個投資市場氣氛,更有助美國聯儲局調整貨幣政策。非農數據公佈時尤其影響外匯市場,容易對美元及其他非美貨幣匯率造成衝擊,不論投資者是否以短炒作為投資目標,亦需要對此項數據公佈結果多加留意。
想掌握外匯交易訣竅?
Z.com Forex提供一對一外匯工作坊,等您可以向外匯專家更專注﹑有效率地學習,掌握外匯交易技巧。
Z.com Forex並未就此網頁所載任何資料、預測及/或意見的公平性、準確性、時限性、完整性或正確性,以及任何該等講者預測及/或意見所依據的基準作出任何明文或暗示的保證、陳述、擔保或承諾,亦不會就使用及/或依賴此網頁內之資料而負責或承擔任何法律責任。